“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逆行出征定点救治医院
“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逆行出征定点救治医院
疫情肆虐,数千医务人员逆行披甲上阵,白衣素装问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还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风的口罩和面罩,深入隔离病房,奋战在疫情最危险的“暴风眼”。他们就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驻到定点救治医院,参与新冠病例集中收治工作的中医专家团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规模大,建院较早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药底蕴深厚。在2020年抗击疫情过程中,作为河南省首家定点治疗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全程参与确诊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收治确诊患者症状好转率100%”的显著成绩,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疫情卷土又来,形势更加严峻。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保证中医辨证论治质量,尽可能提高救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8月1日,接河南省卫建委通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急派出呼吸科专家余学庆教授,前往郑州岐伯山医院开展新冠病例集中收治工作。在隔离病区,是与病毒面对面的直接较量,而且一旦穿上防护服,便长时间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厕所,还要忍耐高温和汗水。除了面临心理上的压力,还要忍受身体上的困苦,这对已是两鬓斑白、年过半百的余学庆教授是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面对严峻的工作环境,他毫无怨言。现场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中医药专业优势,在短短半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所有病患“一人一方”的诊疗任务。
8月5日,李素云教授被紧急抽调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郑州工作组中医专家,随后前往郑州岐伯山医院开展新冠疫情指导救助工作。
临危受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踏上这样的战场。李素云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曾先后在2003年非典、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疫情又起,廉颇未老,李素云教授没有丝毫的犹豫,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气概,勇担起中医药救治新冠病人的重任。
当天到达医院后,便立即穿戴防护服,深入病房诊治患者,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与其他专家一起研讨病例,每分每秒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
8月6日郑州岐伯山医院患者全部转至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他们又转战到港区医院继续奋战。
随着救治任务的加重,8月7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次派出呼吸科医师谢洋、消化科医师张传雷两位专家赴港区医院,对转移的集中收治病人开展医疗指导救治工作。
每次抽调,时间都很紧急,他们来不及告别家人,第一时间奔赴“战场”。在与病毒直面斗争的最前线,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冲锋在前,深入病房诊治患者,与其他专家一起研讨病例,制定救治方案。
“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成绩,老百姓有目共睹。在隔离病房,当患者看到中医一附院专家的身影后,满怀信心激动地说。
面对着这份信任,一附院专家团队充分发挥自己的中医药专业优势,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采取“一人一方”的原则辨证施治,同时运用中医外治耳穴贴敷等特色疗法,再加上中医的康复方法帮助患者整体恢复。
背影,是为了前行。
披上厚厚的防护服,冲向最危险的防控一线,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艰巨挑战,而这份挑战,对他们来说,甚至还要加倍。
术济苍生,力挽沉疴。N95口罩下被深深勒出的沟痕,护目镜里被汗水模糊的眼睛......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与担当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精湛的医术和辛劳的汗水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与使命,在疫情救治中展现出了中医力量!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战“疫”有我——药学人的使命与担当
抗击疫情,奋勇担当!战“疫”当中,开封市中医院全院职工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全力以赴,奋勇抗疫,留下了一个个令人泪目的瞬间。在这场战“疫”背后,还有许许多多医务人员在后方默默坚守着,给予前方最有力的支持,这里面就包括药学部的所有药师们。为了保障临床用药,药学部全员坚守岗位,药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家不分昼夜、火力全开,加班加点熬制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汤剂,做好医院药品保障及药学服务工作,尽量满足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一袋袋中药汤剂,承载着无微不至的关爱,为大家带来一片暖意和一份健康。
- 下一篇
【开封市中医院】预防跌倒与坠床 呵护小贴士在这里
跌倒、坠床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患者在住院期间意外发生跌倒、坠床,可能引起骨折、脑部损害、软组织损害、出血等,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使住院时间延长,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无法挽回的痛苦和损失。预防跌倒,刻不容缓。预防跌倒,您的配合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开封市中医院科普短片,共同学习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小贴士。